提前期与计划展望期
提前期(lead time)概念与作用
提前期是指某一工作的工作时间周期,即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的时间。 提前期的观念主要是针对“需求”而提出的。如要采购部门在某日向生产部门 提供某种采购物料,则采购部门应该在需要的日期之前就下达采购订单,否则, 不可能即时提供给生产部门,这个提前的时间段就是提前期。
从提前期的概念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,提前期的作用是生成MPS, MRP 和采购计划的重要数据。
提前期分类
提前期分为:
- 生产准备提前期,是从生产计划开始到生产准备完成(可以投入生 产)所需的时间。
- 采购提前期,是采购订单下达到物料完工入库的全部时间。
- 生产加工提前期是生产加工投入开始(生产准备完成)至生产完工. 入库的全部时间。
- 装配提前期是装配投入开始至装配完工的全部时间。
- 累计提前期是采购、加工、装配提前期的总和。
- 总提前期是指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,包括产品设计提前期、生产准 备提前期、采购提前期以及加工、装配、试车、检测、发运等提前期的总和。
生产加工(或装配)提前期的构成
生产加工(或装配)提前期由排队时间、准备时间、加工时间、等待时 间和传送时间构成。其中排队时间、等待时间、传送时间之和即为通常的保险 期或缓冲期。在ERP系统中可以分为两类:
- 与加工产品数量有关的提前期称为变动提前期:
- 与加工产品数量无关的提前期称为固定提前期。
提前期的设置
一般在ERP系统中提前期是在物品代码中进行维护的(直接维护或根据 工艺路线生成),采购件要设置采购提前期,而制造件则要设置加工提前期。 累计提前期是根据物料清单的结构层次,由系统自动逐层滚动累加而生成的。 生产加工部分的变动提前期就是占用工作中心的加工时间。占用:工.作中 心的加工时间要与产品的单位人员、单位设备的加工标准时间区分开来。 这里可以看出,加工提前期与物品的工艺路线及工作中心能力有关。
计划展望期
计划展望期是主生产计划(MPS)所覆盖的时间范围,即计划的时间跨 度,此长度之外(计划的最末时间后),是下一个计划的时间范围。计划展望 期应大于产品的总提前期,许多企业以月、季度等为计划展望期的时间跨度。
工艺路线
工艺路线的定义
工艺路线(routing)主要说明物料实际加工和装配的T序顺序、每道工序 使用的工作中心、各项时间定额(如:准备时间、加工时间和传送时间,传送 时间,包括排队时间与等待时间)及外协工序的时间和费用。
工艺路线的作用
工艺路线的作用是:
- 用于能力需求计划的分析计算、平衡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。工艺路 线文件中说明了消耗各个工作中心的工时定额,用于上作中心的能力运算。
- 用于计算BOM的有关物料的提前期。根据工艺文件的准备时间、加 工时间和传送时间计算提前期。
- 用于下达车间作业计划。根据加工顺序和各种提前期进行车间作业 安排。用于加工成本的计算。根据工艺文件的工时定额(外协费用)及工作中 心的成本费用数据计算出标准成本。
- 根据工艺文件、物料清单及生产车间、生产线完工情况,生成在各
个工序的加工进度的整体情况,以及对在制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。
工艺路线的制订
ERP系统的工艺路线可以根据传统的工.艺卡片来制订,并进行了相应的 扩充,有许多自身的特点。
- 根据工艺卡片确定工序顺序和工序名称,并确定对应的工作中心(代 码、名称)以及对应各工作中心工序的工时定额(包括准备时间、加工时间和 传送时间)。工时定额是计算提前期、工序能力和成本数据的主要依据,数据 来自历史统计资料,由工艺部门、生产部门和工业分析部门共同制订。
- 工序单位标准时间是在一定时期、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制订
的,这个数据是传统上所说的物品工时定额,是人员或单位设备的工序时间,
还需根据工作中心能力(人数、设备数)制订占用工作中心的时间,这时要考
虑分散作业与流水作业这两种情况的不同。
- 分散作业。前面讨论了该加工方式的特点,可知工序的工时定额即为 占用工作中心的时间。
- 流水作业。流水线人数或流水作业的设备越多,工作中心的加工时间 会越短(但不是成线性关系,也就是说当人数或设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,加工 的时间已经不会缩短,还可能增长)。该工序占用工作中心的时间还要除以作 业人数或设备数(如果不是线性关系,则要考虑转化系数)。
- 每道工序对应一个工作中心,当然可多道工序对应同一个工作中心 (会反复利用该工作中心进行加工)。可以从工艺文件中知道某物料是经过哪 些工作中心完成的。
- 考虑可替代工艺路线,以利于平衡和调整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。
- 因为ERP系统的工艺路线是管理文件,因而还要考虑非生产加工工 序,如运输等可以作为一道工序。
- 外协加工必须在工艺路线中体现,因为它影响总提前期和费用。
- 有时在加工中会出现两种以上物品放在一起加工,如机械加工中两 个半圆合并起来进行车削加工,称为“配作”。
工艺路线文件一般有以下字段内容:物品代码、工序号、工序状态(正 常、可选或停用)、工序说明、工种代码、工作中心代码、准备时间单位、准 备时间、标准准备时间、加工时间单位、加工时间、标准加工时间、搬运时间 (小时)、等待时间、占工作中心时间、使用工装、平行交叉标识(平行、交 叉、混合)、最小传送量、替换工作中心、外协标识(YN)、标准外协费和 工序检验标志(Y/N),等等。
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
主生产计划是根据生产规划、销售订单与销售预测的数据得到的。与之 不同,独立需求则是不需要其他任何模块的数据来源,而单独直接下达的需求。 通常根据预测或企业客户的独立需求而下达。独立需求的物料包括成品、半成 品、样品、备品和备件等,可任意下达。下达后也参与MRP的运算,通过MRP 运算后,计算出的需求叫相关需求,也称非独立需求。它是指可以由独立需求 派生出来的,并与其他项目或最终产品有直接关系的需求。相关需求物料包括 半成品、零部件和原材料,这些物料的需求量可以从独立需求物料的需求量中 计算出来。
工作日历
工作日历也称为工厂生产日历,它包含各个生产车间和相关部门的工作 日历,在日历中标明了生产日期、休息日期和设备检修日,这样在进行MPS 与MRP的运算时会避开休息日。不同的分厂、车间和工作中心因为生产任务 不同、加工工艺不同而受不同的条件约束,因而可能会设置不同的工作日历, ERP系统最好可以灵活处理工作中心的日历,当然这会增加系统的计算量。 工作日历文件的一般结构(字段)中包含车间代码、工作中心代码、日 期、年度、日期状态(工作、休息、停工)、社会星期、工厂部门星期、年有 效工作天数及累计有效工作天数,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