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RP 基本概念(一)

在继续深入了解 ERP 理论及 ERP 系统原理之前,必须先对有关的基本概念做全面的了解。本章主要介绍 ERP 理论及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。要了解与熟悉 ERP 就需要从这些基本概念入手。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讲解同时也是对 ERP 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的讲解,而 ERP 系统运行的这些基础数据又产生于企业的基础管理,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数据。在 ERP 系统运行前必须首先建立这些基础数据,这与 ERP 系统初始化顺序也是一致的。本章介绍的基本概念有物料编码、物料清单、工作中心、工艺流程、提前期、独立需求和工厂日历。

物料编码

物料编码有时也叫物料代码或物料号( Item number 或 Part number),它们是计算机管理物料的检索依据。为 ERP 系统运行所需的所有物料进行编码是 ERP 最基础的工作。

物料编码是计算机系统对物料的惟-识别代码,类似每个公民的身份证号。它用一组代码来代表一种物料,如对企业的某型号 A 电视机产品可以用编码“A001”表示。这里所说的物料是指所有的物品,如材料、成品和半成品等,凡是属于物质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物料。每个企业可以有自己的一套物料编码方法,也可以用有关的推荐标准,如 GB7635-87《全国工农业产品(商品、物资)分类与代码》。ERP 系统在物料编码方面没有强制性规定,只要合法的计算机符号都可以,如数字、英文字母等都可以。当然,不同的 ERP 软件系统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。但最基本的要求是:物料编码必须是惟-的。也就是说,同一企业内(同一 ERP 系统中)不可以出现不同物料用同一个物料代码。无论该物料在企业的何地或在何种产品中出现,它只能以惟- -的代码出现。一种物料用一个编码,但可以存放在不同的仓库中。当然,作为一个数据类型的字段有字段长度的限制,也就是说物料编码方案必须考虑所选用 ERP 系统的物料代码的字段长度。-般来说,物料编码采用数字、英文字母(最好统一为大写,但有的 ERP 系统不分大小写)、数字与英文字母混合编码。编码的位数-般为 6~24 位。还要考虑结合条形码管理。物料编码可以有一定的规律(意义),即编码的每- ~位代表-种意义,如 0 代表原材料,I 代表在制品,2 代表成品。但也可以无任何意义,只按顺序编码(流水号,从 0 开始)。如果企业的技术零件图号是惟的,也可以采用该号作为物料编码。

企业的物料编码一旦确定后(指已经录入到 ERP 系统中,而且该物料已经有业务发生),一般不允许更改与删除。ERP 软件-般不提供删除物料编码的功能。即使要删除,也要把有关的业务结清(会计结账),并将其转入历史资料库供以后查阅,同时必须从系统内的所有库和表文件中删除该编码。

物料编码主文件也叫物料代码文件(库),是用来存储物料在 ERP 系统中的各种基本属性和业务数据的。它的信息是多方面与多角度的,基本涵盖了企业涉及物料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。它是进行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运算的最基本文件。各种 ERP 软件的物料编码主文件的内容不尽相同。一般来说,物料编码主文件含有以下信息。

  • 物料的技术资料信息。这类信息提供物料的有关设计及工艺等技术 资料,如物料名称、品种规格、型号、图号/配方、计量单位(基本计量单位与默认计量单位)、默认工艺路线、单位重量、重量单位、单位体积、体积单位、设计修改号、版次、生效日期、失效日期及成组工艺码等。

  • 物料的库存信息。此类信息提供物料库存管理方面的信息,如物品来源(制造、采购、外加工、虚拟件等)、库存单位、ABC 码、物品库存类别、批量规则、批量周期、年盘点次数、盘点周期、积压期限、最大库存量、安全库存量、在库数量、库存金额、默认仓库、默认货位、物品容差%、批 次管理(Y/N)、单件管理(Y/N)及限额领料标识(Y/N)、是否消耗件(如图纸可以设置为产品结构的非消耗件)等。

  • 物料的计划管理信息。该类信息涉及物料与计划相关的信息。在主生产计划(MPS)与物料需求计划(MRP)计算时,首先读取物料的该类设置信息,如计划属性(MPS、FAS、MRP、订货点等)、生产周期、提前期、 累计提前期、JIT 码(Y/N)、最终装配标志(Y/N)、生产分配量、销售分配量、不可用量及库存可用数量等。

  • 物料的采购管理信息。这类信息用于物料采购管理,如上次订货日期、物品日耗费量、订货点数量、订货点补充量(即订货批量)、主供应商、次供应商及供应商对应代码等。

  • 物料的销售管理信息。此类信息用于物料的销售及相关管理,主要有物品销售类型(视需求而定)和销售收入科目、销售成本科目、销售单位和默认销售商等。

  • 物料的财务有关信息。该类信息涉及物品的相关财务信息,一般有物品财务类别(财务分类方法)、增值税代码、实际成本、标准成本、计划价、计划价币种、成本核算方法(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)、最新成本单价、成本标准批量以及成本项目代码。

  • 物料的质量管理信息。物料还必须有质量管理信息,一般要有检测 标志(Y/N)、检测方式(全检、抽检)、检验标准文件,是否有存储期以及存储期限。

在以,上各类物料信息中,有的是在设置物料基本资料时就必须设置的(如物料编码、物料名称、计量单位和来源码等),而另外的是在各相关业务需要时编辑和设置的(如在库数量、可用与不可用量等)。当然各种 ERP 软件的物料代码文件在内容(字段)方面会有所不同。物料编码(物料)属性的内涵是否丰富以及是否对各类行业物料有-定的包容性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某一 ERP 系统是否有很强的生存力,是否可取得广泛的应用范围,或者说是否行业性很强。

物料清单(BOM)

物料清单概念

物料清单(BOM – Bill of Materials)是产品结构的技术性描述文件。它表明了产品组件、子件、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,以及每个组装件所需要的各下属部件的数量。物料清单是一种树型结构,称为产品结构树。

物料清单表明了组装成最终成品的各分装件、组件、零部件和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每一组组装件的用量。ERP 的 BOM 是制造用的物料清单,BOM 在 ERP 系统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物料清单的作用如下:

物料清单是生成 MRP 的基本信息,是联系 MPS 与 MRP 的桥梁;

物品工艺路线可以根据物料清单来生成产品的总工艺路线;

在 JIT 管理中,反冲物料库存必不可少,而且要求 100%的准确率;为采购外协加工提供依据;为生产线配料提供依据;成本数据根据物料清单来计算:提供制订销售价格的依据。

由此可见物料清单在 ERP 系统中影响面之广。实施 ERP 系统后,企业应该努力达到 100%准确率的目标。同时,ERP 软件系统物料清单的灵活性和行业的包容性也可以成为该 ERP 系统是否具有很强的生存力,是否可取得广泛应用范围的参考标志(例如:化工行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会有中间副产品的产生,在 BOM 中可以设置为副产品进行管理)。另外,对物料清单还必须有相应的加密要求,操作权限要细致到对字段的控制。

上一节在物料的计划属性中讲到一个“虚拟件”,下面从两个方面介绍它的的概念与用途:

  • 作为一般性业务管理使用。“虚拟件”表示-一种并不存在的物品,图纸上与加工过程都不出现,属于“虚构”的物品。其作用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的,如组合采购、组合存储、组合发料,这样在处理业务时,用计算机查询只需要对虚拟件操作,就可以自动生成实际的业务单据。这种“虚拟件”甚至也可以查询到它的库存量与金额,但存货核算只针对实际的物料。

  • 简化产品结构的管理。为了简化对物料清单的管理,在产品结构中虚构一个物品。特别是在多个 BOM 中有大量的相同子件重复出现,这种定义方式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。另外,如果虚拟件的了件发生工程改变,也只影响到虚拟件这一层,不会影响此虚拟件以上的所有父项。必须说明的是,虚拟件不存在任何提前期。在对虚拟件的物料需求计划(MRP)展开时,只会根据虚拟件的 BOM 构成,计算下级子件的计划需求量,而虚拟件对计划的需求时间毫无影响。从这层意义上理解,就好像跳过了虚拟件这-层,直接计算下层的计划需求量。

之后一篇: ERP 基本概念(二)
之前一篇: ERP 理论的形成
回到新闻中心